每個人都嫌自己胖,到底肥胖有沒有一些定義呢?
除了量體重之外,還有幾個簡單的方式檢測自己有沒有肥胖唷!
平時大家都會量體重,只要再知道自己的身高之後,就可以用一個簡單的算式得知自己的「身體質量指數」(body mass index, BMI: 公斤/公尺2 )
而身體質量指數是目前最常見用來診斷肥胖的工具,不同地區設定的標準不一樣。
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建議,依照BMI可以把體格分成以下三個區間
體格定義 | 身體質量指數(BMI: Kg/m2) |
體重過輕 | BMI < 18.5 |
健康體位 | 18.5 ≦ BMI < 24 |
體位異常 | 過重:24 ≦ BMI < 27 肥胖:BMI ≧ 27 |
而且隨著肥胖程度的增加,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尿酸血症的嚴重程度也會跟著增加。
但有些人看起來體重不重,卻有點像泡芙人浮浮腫腫的,這主要就是體脂肪的問題。
藉由檢測「體脂率」可以知道體脂肪佔體重的百分比,一般來說男性體脂率超過25%,女性超過30%時,稱之為肥胖。
所以外表的瘦不一定瘦,有些脂肪是囤積在你看不見的地方
身邊的朋友中總是有四肢很瘦但肚子卻很大的人,這樣的身形也不健康。
因為常見脂肪囤積的位置為腹部,當腰圍增加導致腹部肥胖時,也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。
所以量量自己的「腰圍」,當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或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時,也是一種肥胖!!
所以我們可以去測量「身體質量指數」、「體脂率」、「腰圍」去知道自己有沒有符合肥胖的標準。如果有,那就事不宜遲,趕快加入減重的計畫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