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說結論:
1. 沒有局部瘦身這件事。
2. 每個人瘦的地方及順序都不一樣,會先瘦哪,是「基因」決定的。
3. 鍛鍊大肌肉會比小肌肉有更好的全身減脂效果。
「醫生,我想瘦大腿。」
「醫生,我想甩掉蝴蝶袖。」
「醫生,為什麼我臉瘦了,但肚子都沒瘦?」
每天在門診中,都會聽到這些疑問。
如果能夠只瘦局部該有多好。
但殘酷的事實是,沒有「局部瘦身」這回事。
大家總認為,減肥效果可以限定在身體的特定部位,例如:只要做很多的仰臥起坐,就會有六塊肌。只要一直舉啞鈴,就能消除掰掰肉。
事實是,會先瘦哪裡,是「基因」決定的。
每天做幾百下的仰臥起坐,某種程度上,的確能練出強健腹肌。
但如果肚子上堆滿了脂肪,單單鍛鍊強大腹肌只會把肚子的肥油更往外推。
之前討論度很高的一張照片,馮迪索從原本結實的腹部,變成了凸凸的肥肚肚,大致是相同的道理。

只有除掉夠多的脂肪,才能讓肌肉顯露出來。
既然瘦哪裡是基因決定的,有沒有比靠仰臥起坐減去肚子的脂肪(其他地方也一樣)更聰明的方法呢?
當然有!
鍛鍊大腿或臀部的肌肉反而會有比仰臥起坐更大的效果,因為這些都是比較大的肌群,可以幫助你燃燒更多的熱量。
為什麼?
因為肌肉本身,也需要身體的能量來維持細胞的新陳代謝,越大塊的肌肉,食量越大,每天消耗的熱量越多。
所以肌肉量大的人基礎代謝率高、不容易吃胖、也更容易減少身體的脂肪。
之前有人做過相關的研究,受試者被要求做三個月的「單腳肌肉訓練」,結果三個月後發現,全身的脂肪都減少了,但卻是「軀幹」跟「手臂」瘦很多,下半身只瘦了一些些。
練下半身卻瘦了上半身,這個結論恰恰符合了我們上面說的「並沒有練哪就瘦哪」這件事。
所以,不要再相信市面上那些可以局部瘦身的話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