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秒談減重|內臟脂肪是什麼?

看診的時候病人常會問,內臟脂肪是什麼意思?

一般來說,我們身上的脂肪有三種, 「皮下脂肪」、「內臟脂肪」「血脂肪」,三者都是我們在減重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對象。

人體的脂肪組織會分布在皮下以及內臟之中,來提供身體保暖以及保護內臟,讓臟器們不至於因碰撞而損傷,並協助固定內臟位置等,因此內臟脂肪不能太少,但,過多也不行。

根據研究,內臟脂肪細胞本身就是一種內分泌細胞,它會分泌許許多多的發炎激素,這些物質會不時在身體各器官「放火」,導致身體發炎、老化,造成慢性病、癌症等等,所以過多的內臟脂肪就像是一座火山,如果不盡早撲滅,隨時都有可能會爆發。

那我們要怎麼知道內臟脂肪是否過多呢?

最精準的方式是要到大醫院用儀器(如電腦斷層、DEXA或核磁共振)進行測量,而現在有一些家用體脂計也可以提供這樣的量測,家用的比較不準確,但多少也可當作參考,測量值最好要在4以下。

另外,最簡便的,也可以用「量測腰圍」的方式,如果男生腰圍大於90公分,女生大於80公分,就有可能內臟脂肪過多,這就是為什麼國健局一直在推廣量測腰圍的重要性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