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秒談減重|疫苗產生的抗體很少?接種前後五大禁忌(文:黃煜晏醫師)

最近疫苗注射慢慢普及,黃醫師幫大家整理了「接種疫苗前後的注意事項」,記得盡量避免這五件事,才不會讓你打完疫苗之後,發生一大堆副作用,又沒有產生足夠的抗體,等於白白挨了一針!

為了讓注射疫苗後的身體產生最多的抗體,你必須「減少體內發炎」並「提升免疫功能」。

以下五點,建議你從打疫苗的前一週開始,持續到打完疫苗後的兩週,一共要執行「三週的時間」。

你必須在施打疫苗之前,先讓身體從發炎的狀態恢復,而注射後兩週是抗體生成的關鍵,要增加身體的免疫力,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。


1.避免熬夜

注射前一週到注射後兩週,讓自己至少睡到7個小時。睡眠不足會破壞免疫系統,而影響疫苗生成的抗體。

芝加哥大學有一篇針對疫苗的研究發現,如果你在接種疫苗前一週,一天只睡4小時,疫苗產生的效果會很差,跟睡眠充足組(7-9小時)比起來,免疫反應低於50%。


2.避免劇烈運動

肌肉痠痛本來就是疫苗常見的副作用之一,如果你在打完疫苗之後激烈運動,可能會加重肌肉痠痛的副作用,讓你更不舒服。

建議疫苗施打後先休息兩天,等到急性期過去之後再開始運動,以較和緩的走路、腳踏車等開始,再慢慢回到平常運動的強度。


3.避免身體發炎食物

身體發炎時,免疫反應會跟著下降,抗體產生的效果就跟著下降。

以下三大類要盡量避免:

a. 精緻糖類:手搖飲料、蛋糕、糖果、麵包…
b. 高油食品:炸物、薯條、洋芋片、爆米花…
c. 加工肉品:香腸、培根、火腿…


4.避免抽煙

抽煙會導致免疫力下降,使得抗體產生效果變差。而且香菸中含有四千多種化合物,會使呼吸道跟肺部的防禦機制改變,防護罩被破壞,病毒更容易趁虛而入。


5.避免喝酒

酒精會破壞腸粘膜的完整性,使得細菌、毒素或過敏原穿過受損的黏膜或細胞間隙,不斷滲漏到血液、淋巴液裡,導致體內產生發炎的情形。


以上五點很重要,記得,至少要執行三週(從「施打前一週」到「施打後兩週」),才能使疫苗產生最大的效果喔!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