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秒談減重|你是真飽還是假飽?(文:李文祺醫師)

在減重門診,常被學員們詢問:

「小P醫師,你常說要吃原型食物,可是我都吃不飽耶,反而吃飯跟麵比較有飽足感?」

這個疑問或許大家都有過,當你飽餐完沒多久,又開始肚子餓,找東西吃?

其實這都是大腦被所謂的「假空腹感」欺騙在作祟,但事實上你已經吃飽。

·

當我們享用美食佳餚,攝取高升糖食物後,血糖會快速上升,促使胰臟分泌胰島素,因而造成胰島素過高而產生低血糖;此時大腦的飢餓中樞會發出訊號來刺激食慾,進而產生想吃東西的感覺,讓血糖恢復以維護身體的正常運作。

假象空腹感的產生除了攝取過多的高升糖食物外,還有幾個主因:

·

1.自主神經失衡

正常情況下,當我們飽食後,會刺激副交感神經,此時會有吃飽的指令回饋到大腦,使我們不會過度進食;一旦自主神經失衡,即使已攝取大量的食物,當交感神經興奮度大於副交感神經,大腦無法接收到吃飽的訊息,會使我們大吃特吃,進而產生暴食的情形。

·

2.壓力過大(家庭、經濟、工作、感情…等)

壓力過盛會讓大腦讓產生類生長激素,它會造成假象空腹感,進而使我們過度飲食。

·

3.睡眠不足(日夜顛倒、長期熬夜…等)

睡眠不足會造成自主神經失衡,導致賀爾蒙失調,使我們較容易感受到空腹感,進而攝取過多高升糖、高卡路里的食物。

·

4.口渴

一般來說,當我們體內非常缺乏能量(如:一整天未正常進食…)或水分(如:跑完馬拉松…)時,飢餓會驅使我們找食物吃,口渴會讓我們找水喝;在平常時,當我們攝取較少的水分,而我們往往會把身體缺水的信號錯誤解讀成飢餓,反而多吃了許多餅乾或零食。

下次當進食過後,依然感覺到飢餓,可以先試著喝一杯水,或許就能解除飢餓感且使我們不會攝取過多不必要的熱量。

·

以上,當我們了解假空腹感的成因後,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與適時的壓力排解,便能達到身心健康以及預防過度進食。

最後提醒大家,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,搭配正確的飲食觀念以及適當的運動,才是健康減重的不二法門。

·

文:好日子診所 李文祺醫師
圖:好日子企劃工作室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